【南方都市报】三年,5次试管,她终于在生殖中心“毕业”了!
一封真挚的感谢信,对医生而言,是无数个辛勤日夜中最温暖的回报。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中山一院医护人员收到的感谢信已超过万封。近日,生殖医学中心王琼教授分享了一个特别的故事——一位来自深圳的女士在历经三年五次试管移植后,成功诞下宝宝,并送上了最暖心的“毕业礼”和感谢卡。

陈女士送的最暖“毕业礼”
2024年8月的一个午后,中山一院南沙院区渐渐安静下来。王琼教授刚看完最后一位患者,护士轻声提醒:“候诊厅还有一位孕妇等了您很久。”王教授快步走向大厅,一眼就看到了挺着孕肚的小陈,她手里捧着一个精致的小盒子,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回想起三年前第一次在诊室见到小陈,王琼记忆犹新。那时的小陈满脸愁容,她和先生多年备孕未果,辗转多家医院后,才发现是男方染色体平衡易位所致。这类患者自身通常没有异常表现,但在精子形成过程中容易出现染色体异常,导致配偶难以受孕或容易流产。在当地医生的建议下,他们来到中山一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第三代试管婴儿治疗。

王琼在南沙院区出诊
治疗过程中,小陈共获得了16枚胚胎,经检测有6枚可供移植。“当时我们特别开心,觉得终于看到了希望,”小陈回忆道。然而,喜悦很快被现实冲散。第一次移植以早孕期流产告终,第二次遭遇生化妊娠,第三、第四次甚至未能着床。两年时间在一次次希望与失望中流逝,小陈的焦虑与日俱增。
面对小陈的无助,王琼教授和团队没有放弃,他们重新梳理病情,从子宫内膜容受性、免疫指标到凝血功能逐一排查,终于发现了几处潜在的影响因素,并制定了针对性治疗方案。小陈积极配合,调整身心,准备第五次移植。
移植后的等待格外漫长。一周后,血HCG检测结果显示怀孕成功,小陈激动得热泪盈眶。王琼教授也小心翼翼地为她保驾护航,直至12周胎儿筛查一切正常,才稍稍安心。
2024年8月这次见面,小陈已是孕晚期。她明天就要进行剖宫产,却执意提前来见王教授。她打开手中的礼盒,里面是两个手工制作的小瓷人:一个穿着白大褂抱着婴儿,酷似王琼;另一个穿着护士服手捧鲜花,是跟诊助理雪儿。瓷人旁还有一张感谢卡,上面工整地写着:“试管之路充满不易,但每一步都铭刻着对生命的执着。三年后,我们终于毕业了!”
第二天,小陈的先生发来喜讯:宝宝平安出生,体重3.54千克,身长51厘米,是个健康的男孩。

这样的温暖瞬间,在王琼的诊室里并不罕见。2023年9月,11个家庭带着宝宝“故地重游”,这些孩子都是在同一时期经王教授帮助顺利出生的;2024年8月,一位妈妈带着女儿前来致谢,并在王教授的帮助下再次迎来一对龙凤胎。

王琼在贵州医院出诊
那只小瓷人,如今被王琼带到了中山一院贵州医院,静静立在桌角。它不只是一份礼物,更是一份信任的见证,支撑着她在生殖医学这条路上坚定前行。
文/记者 王诗琪 通讯员 潘曼琪
报道链接:
报道时间:2025-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