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破解眩晕困境,广东前庭医学分会在穗成立,守护患者“平衡人生”

2025-09-29

       9月27日,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下称“中山一院”)牵头,联合省内多家知名医疗机构共同发起的广东省医学会前庭医学分会成立大会在广州举行。分会的成立旨在整合学术资源、规范临床实践,推动前庭医学学科发展,为华南地区乃至全国的前庭疾病诊疗体系建设提供“广东经验”。

 

 

       “成立前庭医学分会,就是要搭建一个多学科协作的平台,整合神经科、耳鼻咽喉科、康复科、影像科等多个学科的资源,实现前庭疾病的精准诊断和个体化治疗。”分会主要发起人、广东省医学会前庭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沙院区(下称“中山一院南沙院区”)副院长黄海威教授表示,未来,医院将借鉴国际巴拉尼学会等权威组织的“标准引领-临床实践-公众推动-科研创新”四位一体模式,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前庭疾病诊疗规范。

       作为发起单位,中山一院南沙院区眩晕中心自原中山一院东院眩晕中心成立以来,便牵头组建了华南眩晕中心联盟,覆盖华南八省200多家医疗机构。截至目前,该中心已培养眩晕诊疗领域人才超130人,为行业输送了大量专业力量。

 

       眩晕背后的“平衡危机”:前庭功能障碍需警惕

       当市民突然感到天旋地转,站立不稳,甚至伴随恶心呕吐,多数人都以为只是普通的“头晕”,但这背后可能隐藏着前庭系统的健康危机。

       前庭系统究竟是什么?它如同人体的“平衡导航仪”,由内耳的半规管、椭圆囊和球囊等结构组成,负责感知头部位置和运动状态,与视觉、本体感觉共同维持身体平衡。一旦这个“平衡导航仪”出现故障,极大可能引发眩晕、头晕、平衡失调等一系列症状,干扰正常生活。

       据黄海威教授介绍,在神经内科门诊,约10%-20% 的患者因眩晕就诊;而在耳鼻咽喉科门诊,这一比例更是高达15%-30%。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前庭功能障碍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65岁以上人群中,约30%曾经历过不同程度的眩晕症状。此外,交通事故、运动损伤等意外伤害也会导致前庭功能损伤,让“平衡危机”突袭不同年龄段人群。

 

 

       “早上起床翻身时突然天旋地转,根本不敢动”“走在路上感觉地面在晃,像踩棉花一样”“一坐电梯就头晕恶心,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这些都是前庭功能障碍患者的真实写照。

       相关数据显示,因前庭功能障碍导致的跌倒,在老年人群中引发骨折等严重后果的比例高达 25%。但由于公众对前庭疾病的认知度普遍较低,很多患者辗转于多个科室却得不到明确诊断和规范治疗,陷入“反复眩晕-诊治不足-生活受限”的恶性循环,不仅延误病情,更让生活质量持续受限。

       黄海威教授坦言,尽管我国前庭医学近年来取得了一定发展,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明显差距。专业人才尤其是跨学科复合型人才不足,诊疗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科研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制约了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也正因此,在广东省医学会的指导下,广东省医学会前庭医学分会的成立能为破解行业痛点、推动学科发展搭建关键平台。分会成立后,中山一院将制定并推广统一的前庭医学诊疗规范和技术标准,以解决以往医院的诊断流程、治疗方案差异很大,患者需要反复检查、多次转诊的问题。

       “我们将通过制定标准化的诊疗路径,让患者在不同医院都能得到同质化的诊疗服务,减少误诊误治。”黄海威教授说。

 

       多学科协作与科技赋能,为前庭医学发展注入动能

       在大会现场的疑难病例讨论环节,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邓文婷副主任医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漆微玮主治医师、广东省人民医院廖一夫副主任医师分别分享了复杂眩晕病例,来自全省各地的神经内科、耳鼻喉科、康复科等专家共同参与讨论,从不同角度提出诊疗思路。而这种“多学科联合诊疗(MDT)”模式未来也将在分会成立后常态化开展,为疑难复杂前庭疾病患者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黄海威教授表示,分会还将以“医工结合”为核心驱动力,把人工智能、生物工程等前沿技术与前庭医学深度融合,构建起覆盖“检测-诊断-康复”全链条的科技赋能体系,为学科发展打开广阔的前景。

       大会主题演讲中,多学科专家们聚焦技术创新前沿,深入解读科技为前庭疾病诊疗注入的新动能:分会的成立,将进一步推动医工协同转化,联合工程领域研发新型前庭功能检测与康复器械,如借助AI算法智能分析眼震电图提升诊断效能;开发新能源汽车防晕技术及智能平衡训练系统,并通过“产学研用”加速技术临床落地,以科技赋能前庭疾病诊疗,为患者提供更精准便捷的医疗服务。

       “我们的目标是将广东省医学会前庭医学分会打造成华南地区乃至全国前庭医学的‘标杆’,为全国的前庭医学学科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经验。”黄海威教授表示,相信通过分会的努力,让更多前庭疾病患者重获“平衡”人生,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广东力量”。

 

记者/ 梁诗婷
报道链接:

https://static.nfnews.com/content/202509/28/c11772868.html?colID=0&firstColID=7765&appversion=12800&from=weChatMessage&enterColumnId=
报道日期:2025年9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