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特长:
从事肾移植临床工作20年,擅长肾移植、二次肾移植、胰肾联合移植、肝肾联合移植、儿童肾移植、活体供肾切取及肾移植、同侧双肾移植、跨血型肾移植、高致敏患者肾移植等,对于供肾质量评估及肾移植围手术期处理,急慢性排斥(细胞性和体液性),病毒感染(BKV、JCV、CMV、B19等)和肾病复发等并发症的诊治有丰富的经验,评为广州日报实力中青年医生。
个人简介和社会兼职: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UPMC)、Montefiore Hospital移植病理科、Thomas E. Starzl Transplantation Institute访问学者,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肾移植学分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移植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病理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移植感染学组委员,美国、欧洲、国际移植协会会员,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广东实力中青年医生,广东省泌尿生殖协会肾脏移植学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免疫学会移植免疫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院协会科研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专委会委员,《中华器官移植杂志》通讯编委,《器官移植杂志》通讯编委。
尤其擅长移植受者或免疫抑制人群多瘤病毒感染相关并发症的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以及移植肾穿刺病理活检-临床-分子检验-影像学多学科联合精准诊治体系,获广州市临床高新-重大-特色技术项目的特色项目。组建肾移植多瘤病毒感染受者微信随访平台,患者遍及全国30余个省份。
工作经历:
2021.1-至今,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主任医师
2016.1-2020.12,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副主任医师
2014.6-2015.7,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UPMC, Montefiore医院移植病理科和Thomas E. Starzl 器官移植研究所) 访问学者(国家公派出国留学)
科研情况:
2008年获中山大学外科学博士学位。2006年以来专注于免疫抑制人群多瘤病毒相关性疾病的预防、无创诊断技术的开发、治疗的临床研究及相关发病机制的基础研究。受邀参加《国际BK病毒防治指南》制定,也是中国大陆唯一参与人。主编《中国BK病毒防治指南》。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基金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4项,广州地区临床特色技术项目1项、及中山大学等其他基金13项。研究成果先后20余次在全国学术会议上发言,14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口头发言,包括2024、2023、2022和2019年美国器官移植年会(ATC),2024、2020、2016年国际器官移植大会(TTS),2023、2019和2017年欧洲器官移植大会(ESOT)、2017亚洲器官移植大会。研究成果得到国内数十家单位的临床应用与推广,学术成绩获得同行专家一致认可。迄今共发表第一/通讯作者论文40余篇,其中SCI论著25篇,单篇最高被引频次54次。参编专著5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