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特长:擅长诊治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甲亢、甲减、甲状腺炎、甲状腺结节)、垂体-肾上腺疾病、继发性高血压、生长发育异常、骨质疏松症等内分泌代谢疾病,拥有三十余年临床与研究经验。
研究方向:糖尿病胰岛B细胞功能及早期保护、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病机理及防治。
主要教育:
1984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历经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
2002年-2003年在美国UAB大学研修一年
社会兼职: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主任委员
中国微循环学会糖尿病与微循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胰岛素分泌研究组组长
广东省国家级医学领军人才、广东省优粤人才
国家重大慢病重点专项首席专家
广东省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第三届主任委员
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代谢与内分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干部保健专家组成员
广东省卫生厅重点实验室主任
中山一院内分泌国家药理基地负责人
标志性成果:
Intense simplified strategy for newly diagnosed type 2 diabetes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hyperglycaemia: multicentre, open label, randomised trial; BMJ. 2024 Oct 15:387:e080122. (1区,IF 93.6)
简介:
李延兵教授长期投身于早期胰岛素短期强化治疗逆转 2 型糖尿病的研究。2000 年,在国内率先创新性地将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应用于 2 型糖尿病的起始治疗。相关成果发表于《Diabetes Care》(2004 年、2012 年,影响因子 14.8),显著改善了患者预后,诱导糖尿病缓解。此后,通过全国多中心研究,进一步奠定了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SIIT)在糖尿病治疗模式中的重要地位,研究成果发表于《Lancet》(2008 年,影响因子 98.4 )。
在国内率先提出 2 型糖尿病 “精准降阶治疗模式”。通过深入分析,获得一系列可实现长期血糖缓解的临床标志,并总结了强化治疗过程中胰岛素剂量和血糖特征,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Endocr J》(2013 年)、《Diabetes Technol Ther》(2013 年)、《Diabetes Res Clin Prac》(2015 年、2017 年)、《J Diabetes Res》(2016 年)、《J Diabetes》(2023 年)等期刊。其带领的团队持续探索胰岛素强化方案的优化改良及机制研究,细化并标准化强化治疗流程。
自 2017 年起,基于前期研究成果,带领团队制定 “强化 - 简化” 治疗策略,并通过全国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进行验证。研究发现,该策略可显著改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明显优于现行常规治疗策略,成果发表于《BMJ》(2024 年,影响因子 93.6)。团队建立了国内外样本量最大(超 2000 例)、随访时间最长、样本最齐全的新诊断 2 型糖尿病短程胰岛素强化治疗队列。研究成果被多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 - 2024 版)采纳,成为新诊断患者胰岛素短期强化治疗路径及强化治疗后降糖方案选择的重要依据,对 2 型糖尿病治疗方法与理念产生深远影响。
此外,牵头撰写《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逆转 2 型糖尿病专家共识》及《2 型糖尿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专家共识(2021 年版)》,在业内引发强烈反响。同时,牵头成立短程胰岛素强化治疗专科联盟和广东省糖尿病逆糖管理联盟,有力推动强化治疗和糖尿病逆转工作朝着规范化方向发展 。
专著:
内分泌及风湿病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案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糖尿病病人最关心的300个问题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处方学概论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其他主要工作成绩(比如获奖情况):
获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1年、第2完成人)
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8年、第2完成人)
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07年、第3完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