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伟

医疗特长:

. 擅长喉癌、下咽癌等头颈部肿瘤根治手术。2. 擅长甲状腺及其它颈部良、恶性肿物的内镜微创美容手术。3. 擅长喉显微外科技术对喉癌、声带息肉、喉白斑等喉咽部良、恶性肿瘤进行微创手术。4. 擅长儿童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及成人打鼾的手术治疗。5. 对鼻、咽、喉及颈部其它常见疾病也有丰富的诊治经验。

 

医学博士,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先后在美国Minnesota大学及中国建院最早的西医院完成临床规范化培训。具备扎实的临床功底及丰富的疾病诊治经验。本人牵头完成的临床成果写入全球最具权威性的肿瘤诊疗指南(NCCN指南2022.v2)及英文专著。

目前担任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沙院区)耳鼻咽喉科执行主任,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咽喉专科副主任。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耳鼻咽喉头颈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等。

迄今以第一及通讯作者发表 SCI 论著30余篇,总被引1000余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及青年项目资助。牵头完成的研究成果先后在国际头颈外科领域排名第一期刊Head Neck、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会刊Otolaryng Head Neck、美国喉科学会会刊Laryngoscope等报道多项创新性手术体系,受到国际同行专家的高度认可。

医生照片
所属科室

1. 擅长喉癌、下咽癌等头颈部肿瘤根治手术。2. 擅长甲状腺及其它颈部良、恶性肿物的内镜微创美容手术。3. 擅长喉显微外科技术对喉癌、声带息肉、喉白斑等喉咽部良、恶性肿瘤进行微创手术。4. 擅长儿童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及成人打鼾的手术治疗。5. 对鼻、咽、喉及颈部其它常见疾病也有丰富的诊治经验。

级别
导师资格
学位/学历
博士

王芳

医疗特长:

植根临床,对过敏性皮肤病、特应性皮炎、慢性瘙痒、药物过敏等有深刻认识和丰富诊治经验。紧跟医学科学发展潮流,经过国外皮肤科临床观摩和系统科研培训,参与多个临床试验的实施,具备以科学思维解决具体临床问题的能力。开设过敏性皮肤病专科,致力于慢性病程患者的长期诊疗,以先进的理念和科技手段帮助患者实现系统而有效的疾病管理。

 

研究型临床医生,入选国家重大人才支持计划青年项目、广东省杰青

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青年项目负责人

广东省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三项、中德合作交流项目一项

发表包括Cell、JAAD在内的SCI论文二十余篇

医生照片
所属科室

植根临床,对过敏性皮肤病、特应性皮炎、慢性瘙痒、药物过敏等有深刻认识和丰富诊治经验。紧跟医学科学发展潮流,经过国外皮肤科临床观摩和系统科研培训,参与多个临床试验的实施,具备以科学思维解决具体临床问题的能力。开设过敏性皮肤病专科,致力于慢性病程患者的长期诊疗,以先进的理念和科技手段帮助患者实现系统而有效的疾病管理。

级别
导师资格
学位/学历
博士/研究生

阳晓

医疗特长:

肾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的诊治,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肾小管-间质疾病,如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衰竭、肾病综合征、IgA肾病、膜性肾病、狼性性肾炎、高血压性肾损伤、糖尿病肾病、间质性肾炎、泌尿系统感染等,尤其擅长终末期肾病腹膜透析的综合管理和并发症的防治,以及中西医结合慢性肾脏病的防治。

 

从事肾脏病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曾任职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主任(2005-2022)和国际腹膜透析学会提名委员会委员(2018-2022)。先后以访问学者和临床观察员身份分别在希腊Al.Fleming生物医学科学研究中心免疫研究所、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多伦多总医院和美国华盛顿大学港景医学中心肾脏研究所从事基础和临床研究。主要专业特长和研究方向为腹膜透析和中西医结合肾脏病的防治。作为科研课题负责人,主持各级科研课题20多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项;作为成果负责人及主要参与者,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及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8项成果奖。在国内外著名杂志发表论文330多篇,其中在Am J Kidney Dis、Clin J Am Soc Nephrol等SCI收录杂志发表论文130多篇,第一及通讯作者80多篇。现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院协会血液净化中心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促会血液净化与工程技术分会常委, 中国康复医学会肾脏病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肾脏病透析专业委员会腹膜透析学组副组长,广东省医师协会理事,广东省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女医师协会血液净化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终身理事等学术职务。《中华肾脏病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国血液净化》等杂志编委。获省级优秀教师、羊城好医生等荣誉。

医生照片
所属科室

肾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的诊治,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肾小管-间质疾病,如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衰竭、肾病综合征、IgA肾病、膜性肾病、狼性性肾炎、高血压性肾损伤、糖尿病肾病、间质性肾炎、泌尿系统感染等,尤其擅长终末期肾病腹膜透析的综合管理和并发症的防治,以及中西医结合慢性肾脏病的防治。

级别
导师资格
学位/学历
博士/博士研究生

【新华社】中山一院与香港医管局推动人才培养等合作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与香港医院管理局13日在广州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其中,双方将建立人才培养及双向交流的渠道和机制,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医疗卫生事业深度融合。

      据中山一院方面介绍,此次签署合作协议,双方管理层及医护人员可就医院管理、医疗服务发展等共同关心的课题开展交流访问及专题研讨,同时,双方将建立人才培养及双向交流的渠道和机制,以促进临床和医疗管理等方面专业人才的交流与培养。

      双方还将积极探索和研究其他合作领域,如探讨开展临床科研合作等。该协议旨在加强双方的交流与合作,使双方在资源许可和能力所及的前提下通过互相借鉴、优势互补而展开不同范畴的合作,以提升中山一院与香港医管局的医疗服务水平及质量。

      中山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山一院院长肖海鹏表示,该院与香港医院管理局在人员互访交流、医疗人才培养、临床科研合作等方面达成合作,旨在共同探索湾区高质量医学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更好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医疗卫生融合发展。

      中山一院及中山一院南沙院区日前被纳入香港“长者医疗券大湾区试点计划”试点医疗机构名单,计划预计2024年下半年可陆续开展服务。据医院方面介绍,近年来中山一院每年接诊数千名香港患者,2023年医院接待香港患者超过6000人,其中2500余人为65岁以上人士。此外,一同加入“试点计划”的中山一院南沙院区于2023年3月底开始运营后,也为更多香港患者提供了便利的医疗服务。

 

记者/徐弘毅

报道链接:https://h.xinhuaxmt.com/vh512/share/11929779?d=134d7ba&channel=weixin

报道日期:2024-03-14

从正文提取图片为封面
组织
审核角色
网站管理员

【羊城晚报】启用一年,这家医院迎来第1000个新生命!

      二月二,龙抬头。今天上午9:55,一名“满分”龙宝宝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附属南沙院区产科顺利诞生,这也是南沙院区启用一年来诞生的第1000个宝宝,给即将迎来一周年的新院区带来新喜悦。

 

 

      这名女宝宝身长49cm,体重2.89kg,出生时身体状况评分为满分10分。 “哭声相当有活力!”剖宫产主刀医生陈海天主任医师说。

 

 主刀医生为产妇实施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产科陈海天主任医师和吴艳欣副主任医师在9:52为她实施子宫下段剖宫产术。3分钟后,伴随着响亮的哭啼声,一名肌肤白皙的漂亮女宝宝顺利诞生。在新生儿科余慕雪主任医师的指导下,肖黄梦医生为新生儿做了各项检查,“这名宝宝的 ‘新生儿阿氏评分’(即对新生儿肤色、心率、对刺激的反应、肌张力和呼吸进行评分)为满分10分,非常好!”

 

 儿科团队为宝宝做了各项检查

 

      得知小宝贝是在南沙院区出生的1000个宝宝的消息,马女士激动地说: “真的很有意义,1000是个好数字,希望我们这个在春天诞生的新家庭成员,未来的人生有春天的千般美好,一辈子平安喜乐,也很感谢你们!”

      南沙院区产科自2023年3月29日启用以来,至今已有1000个宝宝在医护人员的守护下健康降生。

 

记者/陈辉 通讯员/潘曼琪

报道链接:https://6nis.ycwb.com/app/template/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120643/52552124.html?isShare=true

报道时间:2024-03-11

 

从正文提取图片为封面
组织
审核角色
网站管理员

郑艳玲

医疗特长:擅长乳腺、甲状腺及外周血管疾病超声诊断,主要研究方向为超声造影、弹性成像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主要教育和工作经历:

2001年7月毕业于青岛大学医学院医学影像专业,2001年9月于中山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影像医学与核医学,毕业后留院工作至今。2012年在伦敦帝国理工大学HammerSmith医院进修,2013年7月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先担任中山大学附属第一院超声医学科科副主任、支部书记、南沙院区执行主任。

主要学术任职:

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颅脑及颈部血管专业委员会 常务委员

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青年学组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

第三届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超声医学分会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 常务委员、秘书

广东省医学会超声分会 副主任委员

医生照片
所属科室

擅长乳腺、甲状腺及外周血管疾病超声诊断,主要研究方向为超声造影、弹性成像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职称
级别
导师资格
学位/学历
博士研究生

马虹

医疗特长:心内科疾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肌梗塞、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二级教授,一级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山大学资深名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鲐背荣誉”专家。曾任中山大学心血管研究所所长,中央保健会诊专家,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

医生照片
所属科室

心内科疾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肌梗塞、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

级别
导师资格

【人民日报】中山一院肖海鹏:以“战役学”理念为指导创建国家医学中心

      “中山一院提出以‘战役学’理念为指导创建国家医学中心,以‘强人才、重基础、弘临床、建平台、促交叉、推转化、抓评价’为指导原则,努力创建世界一流国家医学中心。”中山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肖海鹏谈到。

 

image-20240223105015-1

中山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山一院院长肖海鹏 

 

      肖海鹏谈到,中山一院采取了高质量发展的“非常6+1”战役举措。其中“6”是指打造疑难重症诊治和灾难医学中心、打造世界一流创科中心-精准医学大科学中心、打造医学拔尖领军人才培养中心、打造高水平国际合作交流中心、建立健全现代化医院管理支撑体系、打造科学的学科与人才评价体系;“1”则是指提供一流社会服务。

      加快产业科技互促双强方面。肖海鹏说,中山一院以世界一流科技创新平台为依托,基础与转化、公共卫生、实验动物、交叉学科(医工结合)、临床研究、医疗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六大研究平台的功能持续强化,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日趋完善。围绕科技创新强化组织开展重大重点项目科研攻关,高水平成果不断涌现,全年获纵向科研项目390项,代表性项目取得历史最好成绩;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839篇,多篇论文发表在JAMA、NEJM、The Lancet等权威期刊。新增授权专利297项,同比增长49%。

 

image-20240223105038-2

中山一院南沙院区 

 

      肖海鹏表示,中山一院将坚持“四个回归”(即回归初心、回归临床、回归学术、回归育人)的评价导向,改革完善科研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对高质量成果的绩效激励,进一步培厚科技成果由量到质转变的土壤和生态。

 

责编 齐钰

报道链接:

https://m.peopledailyhealth.com/articleDetailShare?articleId=5717f6f06192481d829ab1e4619384ba

报道日期:2024-02-22

从正文提取图片为封面
组织
审核角色
网站管理员

【新华社】广州南沙“船撞桥”事故原因初步查明

      记者从22日举行的广州沥心沙大桥突发事件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该事故共造成5人死亡。事故原因初步查明为“船员操作失当”,造成船身和船头先后触碰沥心沙大桥的桥墩,导致通航孔上的桥面断裂。

 

image-20240223104409-1

 

      经核实,事故造成4辆车和1辆电动摩托车从断裂处坠落,其中1辆空载中巴车、1辆货车和1辆电动摩托车坠落到船舱内,2辆小货车掉落水中。

 

image-20240223104445-2

 

      事故发生后,有3名受伤人员被送往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沙院区接受治疗,其中2名为高空坠落伤,包括不同程度的骨折、软组织挫伤等,目前生命体征基本平稳。

 

image-20240223104516-3

 

      在事故调查方面,广东海事局已成立事故调查组开展调查取证,海事部门也已会同公安部门对肇事船责任人进行控制。

 

image-20240223104545-4

 

      沥心沙大桥是南沙区三民岛对外连通的主要通道。事故发生后,南沙全力做好三民岛居民生活保障工作,增加渡轮班次、调配公交车接驳,加快修建临时码头,全力确保村民出行。

 

文/记者 田建川 黄国保 王瑞平 周颖

报道链接:https://h.xinhuaxmt.com/vh512/share/11906731?d=134d75e&channel=weixin

报道时间:2024-02-22

 

从正文提取图片为封面
组织
审核角色
网站管理员

【南方日报】中山一院及其南沙院区入选香港“长者医疗券大湾区试点计划”

      2月19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公布“长者医疗券大湾区试点计划”,扩大长者医疗券适用范围,新增5家综合医院和2间牙科医院,其中5家综合医院包括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沙院区,以及深圳新风和睦家医院、中山陈星海中西医结合医院、东莞东华医院;2间牙科医院分别为深圳爱康健口腔医院、深圳紫荆口腔门诊部/深圳朱胜吉口腔门诊部。

 

image-20240222093050-1

新闻发布现场。

 

      南方+记者从中山一院获悉,新入选的试点医疗机构预计今年下半年可以陆续开展服务。

      长者医疗券计划是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推出的一项私营基层医疗服务,服务对象为年满65岁并持有有效香港身份证或拥有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入境事务处颁发的《豁免登记证明书》的香港长者。每名合资格长者每年可获发的医疗券金额为港币2000元,每年未用完的医疗券金额可累积至其后年份使用,累积上限为港币8000元。

      香港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在当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此次长者医疗券在大湾区的试点计划将带来四个突破︰首次冲出港深,覆盖大湾区核心;首次有非港资内地三甲医疗机构参与;首次有民营医疗机构参与;首次有牙科专业医疗机构参与。

      “我们所选定的七间医疗机构均是经过精心策划、有布局的,以期做到珠三角全覆盖,照顾在大湾区生活的港人长者。”卢宠茂说。

      据统计,中山一院近年来每年接诊数千名香港患者。仅去年一年,医院接待的香港患者便超过6000人,其中有2500余人为65岁以上长者。此外,一同加入试点计划的中山一院南沙院区于去年3月底开始运营后,也为更多香港患者提供了便利的医疗服务。

      “自接到相关计划以来,医院与香港医务卫生局进行了多次沟通协调,并接受了实地调研。为了更好地服务香港长者,医院还专门设立了港澳居民服务点。该服务点设在门诊服务中心,方便香港长者获取信息并快速适应就医流程。”中山一院副院长王子莲说。

 

image-20240222093134-2

 中山一院在门诊服务中心设置港澳居民服务点。

 

      王子莲介绍,医院将与香港医务卫生局继续进行相关的培训和对接工作,包括医疗券报销系统对接等,目前已经安排了专门的人员进行对接工作,并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我们将全力以赴,用实际行动为香港及内地长者提供同等化且优质的医疗服务,为长者健康保驾护航。”中山一院南沙院区副院长刘秋生说。

      香港“长者医疗券试点计划”最早于2015年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展开,数据显示,10年以来有15799人受惠,累计就诊165422人次,金额达51794000港元。此次香港长者医疗券使用范围扩大到大湾区的多家三甲医院,标志着香港医疗福利辐射至大湾区全域,是跨境医疗的重要进展。

 

南方+记者 卞德龙

报道链接: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402/21/c8621659.html?colID=0&firstColID=1374&appversion=10900&enterColumnId=&from=weChatMessage&date=bnVsbA==&layer=2

报道日期:2024-02-21

从正文提取图片为封面
组织
审核角色
网站管理员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