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灿辉

医疗特长:

        擅长腹部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尤其在肝胆、胰腺及胃肠道先天性发育畸形、肿瘤和炎症性疾病CT、MRI诊断、肝移植术前和术后影像学评估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从事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约30年。

研究方向是消化系统疾病影像诊断与影像新技术的临床应用。

吴阶平医学基金会炎症性肠病联盟影像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会消化影像协作组委员、副组长。

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中文核心期刊及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副主编、参编及参译著作5本。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基金4项。美国哈佛医学院麻省总医院及Martinos生物医学中心访问学者。曾获中华放射学杂志创刊60周年特殊贡献奖。

医生照片
所属科室

擅长腹部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尤其在肝胆、胰腺及胃肠道先天性发育畸形、肿瘤和炎症性疾病CT、MRI诊断、肝移植术前和术后影像学评估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职称
级别
导师资格
学位/学历
博士/研究生

【广州日报】航拍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沙院区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沙院区于2023年3月29日正式启用运营。医院主要建筑群分为南北两区,包括门急诊、医技综合楼、住院楼、学术报告厅、国际医疗保健中心、教学行政综合楼、科研楼、动物实验中心,同时规划地下停车场(含4005个停车位)及一个标准直升机停机坪,配合毗邻的河道,将可构建海陆空立体救治通道。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沙院区。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沙院区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南沙区横沥岛西侧,是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的重点民生项目。该院区一期占地面积约233亩,建筑面积50.6万平方米,编制床位1500张,手术室45间,ICU 75床。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沙院区的医学检验科的常规生化免疫流水线。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沙院区的医学检验科。

 

 

 

 

 

记者 苏俊杰 通讯员 南宣

报道链接:https://www.gzdaily.cn/amucsite/pad/index.html?id=2046584&site4=&columnID=0#/detail/2046584?site4&columnID=0

报道日期:2023-07-30

从正文提取图片为封面
组织
审核角色
网站管理员

【中国新闻网】广州南沙建设一流基础设施 提升民生服务水平(节选)

      智能的溯源产业服务公共服务平台、全自动生化免疫流水线、集多功能于一体的国际机器人手术培训中心……记者近日来到广州南沙,当地热火朝天的发展景象令人印象深刻。在纵深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背景下,南沙正不断加强数字经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高端民生医疗服务。

 

广州南沙(资料图)。南沙区政府 供图

 

      在南沙横沥岛西侧,一座与国际接轨的高水平现代化医院已拔地而起。自今年3月启动运营以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沙院区正不断瞄准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需求,布局特色鲜明的精准肿瘤学科、烧伤整形学科、消化疾病学科、内分泌代谢与心脑血管病学科等学科群,将全面承载国家医学中心研发攻关、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中西医协同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八大功能。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模拟系统。岑柏贤 摄

 

      中山一院南沙院区执行院长周灿权教授介绍,中山一院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合作,建设集临床、示数、操作、考核等多功能于一体,建筑面积近6000平方米的大型国际化技能培训中心和国际机器人手术培训中心,配备先进的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模拟系统及各种现代化模拟教学仪器和培训设备。
      此外,周灿权还透露,在相关机制逐渐完善后,该院区将利用地理位置优势,为港澳居民提供医疗服务,并吸引港澳的医疗专家参与会诊和科研工作,为大湾区医疗行业的交流发展带来便利,“相信这些政策在不久的将来会在南沙落地。”(完)

 

作者 王坚 岑柏贤 

报道链接:http://m.chinanews.com/wap/detail/zw/dwq/2023/07-29/10051969.shtml

报道日期:2023-07-29

从正文提取图片为封面
组织
审核角色
网站管理员

【羊城晚报】纵深推进新阶段大湾区建设 “湾区之心”南沙交出新答卷(节选)

      【开栏语】

      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推动“二次创业”再出发。前不久举行的中共广州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吹响了广州再闯新路、再创佳绩、再开新局的冲锋号。即日起,羊城晚报推出“二次创业 广州起航——破难题促发展深调研”专题,探寻广州高质量发展密码。记者将持续深入一线,用文字和镜头记录广州“二次创业”跳动的脉搏。

      粤港澳(国际)青年创新工场“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为大湾区创业者提供实现梦想的平台;华南技术转移中心汇聚4000多名全球高端科技人才,为大湾区企业提供高质量服务;南沙首创的全球溯源中心致力于将商品信息转化为数据生产资料,支持数据要素全球高效有序流通……

      广州市高质量发展媒体调研行活动正在进行。7月27日至28日,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走进位于广州南沙的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华南科学技术转移中心、全球溯源中心、国际人才港等重点平台,深入了解“湾区之心”做强高新技术产业取得的显著成效,记录下了广州纵深推进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最新成绩。

      数字建设开启“快跑”模式

      在南沙,数字化应用不仅体现在产业发展方面,也体现在医疗服务上。今年3月启用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沙院区(以下简称“南沙院区”)就是很好的例证。

      走进南沙院区医学检验科,很少可以看到抱着样本来回奔走的护士,取而代之的是在轨道上有序运行的全自动检验流水线。“流水线生化检测速度高达9450测试/小时,免疫检测速度为1200测试/小时,也就是差不多一个小时就可以为所有住院患者进行一次检验,2小时内即可完成生化免疫报告的发放。”南沙院区检验科执行主任徐鸿绪介绍。

      据悉,南沙院区医学检验科占地面积约2800平方米,承载该院60%以上的标本检测任务,配置了轨道车载、气动管道传输和单管气动输送物流传输系统,为目前国内物流系统配置最齐全的临床实验室。目前,该科室引进两条GLP全自动生化免疫流水线,搭载前后处理全功能模块及检测平台,门诊样本采集后可直接单管传输至流水线进行自动签收、自动进样、自动离心开盖检测、结果自动审核和后处理,实现了样本全自动化无人值守检测。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冷霜 温泽广

报道链接:https://news.ycwb.com/2023-07/30/content_52108272.htm

报道日期:2023-07-30

从正文提取图片为封面
组织
审核角色
网站管理员

【南方日报】广州南沙:心安之地聚人才,开放门户链全球(节选)

      一蟹一码,全球溯源中心打开南沙青蟹的前世今生;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沙院区,检测中心自动化生产线实现24小时“随送随检测”;广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南沙园区,多语种服务让外国友人实现无障碍办事……

      7月28日,广州市高质量发展媒体调研行“聚焦纵深推进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主题调研进入第二日,记者走访全球溯源中心展厅、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沙院区、广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南沙园区、南沙国际物流中心等地,感受湾区之心在基础设施建设、规则制度衔接、引才聚才、扩大开放等方面的发展脉搏。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沙院区,检验中心的两条GLP全自动生化免疫流水线让门诊样本采集后可直接单管传输至流水线进行自动签收、自动进样、自动离心开盖检测、结果自动审核和后处理,实现样本全自动化的无人值守检测。

      “这条检测线检测速度高达9450测试/小时,免疫检测速度为1200测试/小时,2小时内即可完成生化免疫报告的发放。”中山一院南沙院区检验科执行主任、主任技师徐鸿绪介绍。

      今年3月,历时5年多时间建设,南沙院区正式开业,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人工智能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综合性现代化医院,落地南沙,将打造粤港澳三地医疗合作的标杆样板。“开业四个月来,除了南沙本地患者,南沙院区也吸引了中山、佛山、番禺等周边区域患者前来看病。”中山一院南沙院区执行院长、教授周灿权表示。

      瞄准各专科高精尖的设备,对标国内外的先进诊疗技术,南沙院区已经引进超高端CT、大孔径MR、MR复合手术室、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等一批世界领先水平的医疗设备。按照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标准,南沙院区还配置信息联通和智慧设备、移动手术室、移动ICU、车载CT等设备,建设直升机停机坪、急救码头等基础设施,搭建海陆空立体应急反应与救治体系,面向湾区提供即时响应的全方位高效率救援服务,建成大湾区30分钟医疗救援圈。

      中山一院的“格局”不止于此。周灿权透露,南沙院区还将打造国家级的医疗数据中心,汇聚分析全国的医疗数据,助力国家前沿医学技术的研发,并实现成果在医院的转化。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沙院区。

 

记者 任燚 通讯员 南宣

报道链接: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07/29/c7944352.html?date=bnVsbA==&layer=2&from=weChatMessage

报道日期:2023-07-29

从正文提取图片为封面
组织
审核角色
网站管理员

【人民网】广州打造大湾区30分钟医疗救治圈 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人民网广州7月29日电 (王雅蝶)“医院将建设海上救治码头等基础设施,搭建海陆空立体应急反应与救治体系,面向粤港澳大湾区提供即时响应的全方位高效率救援服务,打造大湾区30分钟医疗救治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沙院区执行院长周灿权教授说。

      7月28日,由广州市委宣传部组织的“高质量发展媒体调研行”活动走进位于广州市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沙院区。自3月底启用以来,这座被称为“现代化、花园式的智慧医院”,正努力建设成为技术顶尖、质量过硬、服务高效、管理精细的高水平医院,引领构建大湾区医疗卫生高地。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沙院区致力于打造温馨舒适的就诊环境。人民网 王雅蝶摄

 

      触手可及的动物画、整洁宽敞的玩具区域、提供纸质书与电子书的阅读空间……儿科门诊坚持提升患儿及家属的就医体验。“为提供更加便捷的就诊流程,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更加科学地做好儿科门急诊医生的传、帮、带工作,拟把儿科门诊和儿科急诊进行一体化整合,打造为集门诊、急诊、输液、留观、抢救、治疗、雾化等为一体的‘一站式’服务模式。”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沙院区新生儿科执行主任、主任医师余慕雪说。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沙院区智能雾化室的显示屏会播放动画片,帮助患儿更好配合治疗。人民网 王雅蝶摄

 

      在医学检验科,设置门急诊临检实验室、临床生化免疫实验室和分子微生物实验室,配置多条先进的自动化智能化流水线,大幅提升检验效率和质量,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全面高效精准的依据,更好服务患者。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沙院区检验科执行主任、主任技师徐鸿绪表示,检验科引进了2条GLP全自动生化免疫流水线,该流水线搭载前后处理全功能模块及检测平台,门诊样本采集后可直接单管传输至流水线进行自动签收、自动进样、自动离心开盖检测、结果自动审核和后处理,实现样本全自动化的无人值守检测,是目前国内领先的自动化智能化检验系统。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沙院区助力培养更多的国际化机器人手术人才。人民网 王雅蝶摄

 

      “国际机器人手术培训中心致力于为大湾区卫生健康事业培养高层次、国际化、复合型医学人才。目前,该中心共设置3间手术室,手术室1和手术室2配置10张动物手术床、10套腔镜培训系统,可以将手术室内镜下手术以及手术全景清晰转播到各指定的会议室进行手术示教。手术室3设置2张手术床并配置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双机版)2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有3个关键核心技术,包括裸眼3D高清影像技术、可自由运动的手臂腕部关节、主刀操作控台直觉式动作及人机交互设计。”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沙院区泌尿外科执行主任吴荣佩教授说。

      周灿权表示,南沙院区作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创建国家医学中心的重要载体,坚持面向国家和粤港澳大湾区战略需求,将全面承载国家医学中心研发攻关、成果转化、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以及公共卫生、临床诊疗、中西医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国际交流合作等八大功能,为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编 王雅蝶 初梓瑞

报道链接:http://gd.people.com.cn/n2/2023/0729/c123932-40512334.html

报道日期:2023-07-29

从正文提取图片为封面
组织
审核角色
网站管理员

舒斌

医疗特长:大面积烧伤救治;特殊烧伤治疗,包括电烧伤、化学烧伤、放射性损伤等;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浅表性瘢痕综合治疗;慢性溃疡修复,包括糖尿病溃疡、静脉性溃疡、褥疮、自身免疫性皮肤软组织溃疡等;各类色素性、血管性皮肤疾病激光治疗。

 

主要工作经历:

2007.7-2010.12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烧伤外科 住院医师

2011.1-2015.12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烧伤外科 主治医师

2015.12-2022.12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烧伤外科 副主任医师

2022.12-至今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烧伤外科 主任医师

社会兼职:

中华医学会组织修复与再生分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青委副主委

中国医师学会显微外科分会难愈性创面学组副主任委员

复旦医院排行榜评委专家

中国临床案例数据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编委

广东省医师协会烧伤科医师分会委员兼秘书

 科研情况:

主要科研围绕着创面愈合机制以及瘢痕发生机制方向开展,主持省部级以上基金6项(含国自然面上项目2项),在国内外期刊上个发表20余篇文章(最高IF 13.4),获得授权专利4项,参编译专著 5部。

医生照片

大面积烧伤救治;特殊烧伤治疗,包括电烧伤、化学烧伤、放射性损伤等;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浅表性瘢痕综合治疗;慢性溃疡修复,包括糖尿病溃疡、静脉性溃疡、褥疮、自身免疫性皮肤软组织溃疡等;各类色素性、血管性皮肤疾病激光治疗。

职称
级别
导师资格
学位/学历
博士/研究生

霍丽君

医疗特长:

对白内障、青光眼、近视、上睑下垂、眼睑良/恶性肿物、眼睑缺损、眼与全身病有丰富临床经验。

 

广东省女医师协会眼科专委会委员、广东省眼健康协会眼与全身病专业委员、广东省医院协会眼健康管理专业常委、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眼科专委会常委、广东省医视光学会视光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

医生照片
所属科室

对白内障、青光眼、近视、上睑下垂、眼睑良/恶性肿物、眼睑缺损、眼与全身病有丰富临床经验。

级别
导师资格
学位/学历
博士研究生

吴荣佩

医疗特长:

从事泌尿外科临床、科研、教学工作20余年,有丰富的泌尿系统疾病诊治经验。担任本院泌尿系结石及腔内泌尿外科临床专业组长,在医疗工作中积极引进及开展临床诊疗新技术,并在实践中创新与发展,对泌尿系结石的手术方式进行了彻底的革新,对我院泌尿系结石的微创手术治疗起到了开创性的作用,获得中华医学会的认证,在科室建立了中华医学会全国县级医院人才培养计划泌尿系结石诊疗培训中心,担任主要负责人;获得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的认证成立了泌尿系结石微创诊疗培训中心,担任培训中心负责人。擅长泌尿系结石、前列腺增生及肾脏疾病的诊治,尤其擅长腔内泌尿外科及微创泌尿外科技术。

 

研究方向:

腔内泌尿外科及微创外科技术,尿源性干细胞的再生医学应用研究

 

主要教育和工作经历:

2010~2011年:美国Wake Forest University 博士后

2009年:美国Mayo Clinic 访问学者

2001~2014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医学博士

1991~1998年:中山医科大学7年制全英班 本硕连读

1998年至今,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

 

社会兼职:

广东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青年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泌尿生殖协会 泌尿微创学分会 副主任委员

International Alliance of Urolithiasis(国际尿石症联盟) 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微创外科分会泌尿外科学组 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结石学组 委员

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 理事

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 泌尿及男科学专业委员会 秘书长、兼常务委员,结石学组副组长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 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 常务委员

 

论著:

  1. Motor neuron and pancreas homeobox 1/HLXB9 promotes sustained proliferation in bladder cancer by upregulating CCNE1/2.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2018-07
  2. Human Urine-derived Stem Cell Differentiation to Endothelial Cells with Barrier Function and Nitric Oxide Production. Stem Cells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18-07
  3. Benign mixed epithelial and stromal tumor of kidney with inferior vena cava tumor thrombus. Journal of X-Ra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7-03.
  4.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mechanisms for the promoting effects of IGF-1 on differentiation of spermatogonia to primary spermatocytes. Life Sciences. 2014-02.
  5. Insulin resistance is an independent determinate of ED in young adult men. Plos One. 2013-12.
  6. PBOVI promotes prostate cancer proliferation by promoting G1/S transition. OncoTargets and Therapy. 2016-09.
  7. Human urine-derived stem cells originate from parietal stem cells. The Journal of Urology. 2013-05.
  8. Plain computed tomogramphy scaning and three dimentional reconstruction in PCN access design for complex renal calculi. Journal of Endourology. 2008-11.
  9. The endourological therapeutic options for proximal ureteral calculi. Journal of Endourology. 2007-11.
  10. Hemodynamics and electrolyte balance changes in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ripsy assisted with high pressure irrigation. Journal of Endourology. 2007-11.
  11. CT平扫轴向旋转视频显像在复杂性肾结石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应用.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0-03.
  12. 加压灌流辅助经皮肾镜术中血流动力学及电解质平衡的变化.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8-10.
  13. CT三维视频影像在鹿角形肾结石腔内治疗中的应用. 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2010-06
  14. 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术和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回顾性比较. 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2017-10.
  15. 超声引导下经皮肾镜碎石手术并发症分析.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7-01.

  等40余篇论著

 

专著:

  1. Organ Regeneration. Human Press. 2013-09.
  2. 外科学.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2-01.
  3. 外科症状鉴别诊断.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02.
  4. 膀胱癌. 广东科技出版社. 2008-02
  5. 男科手术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04
  6. 临床泌尿外科疾病诊治和微创疗法.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18-01

 

其他主要工作成绩(比如获奖情况):

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优秀个人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优秀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优秀带教老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先进个人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优秀教师

医生照片
所属科室

从事泌尿外科临床、科研、教学工作20余年,有丰富的泌尿系统疾病诊治经验。担任本院泌尿系结石及腔内泌尿外科临床专业组长,在医疗工作中积极引进及开展临床诊疗新技术,并在实践中创新与发展,对泌尿系结石的手术方式进行了彻底的革新,对我院泌尿系结石的微创手术治疗起到了开创性的作用,获得中华医学会的认证,在科室建立了中华医学会全国县级医院人才培养计划泌尿系结石诊疗培训中心,担任主要负责人;获得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的认证成立了泌尿系结石微创诊疗培训中心,担任培训中心负责人。擅长泌尿系结石、前列腺增生及肾脏疾病的诊治,尤其擅长腔内泌尿外科及微创泌尿外科技术。

职称
级别
导师资格
学位/学历
医学博士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