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赟建

医疗特长:各类乳腺疑难病症的诊治。专攻各类乳腺外科手术:保乳整形,乳房重建(假体/皮瓣)修复整形,腔镜下辅助乳腺癌及各类乳腺整形手术,乳腺微创治疗,乳管镜检查等。甲状腺及甲状旁腺常见病及手术。

 

研究方向:复发转移性乳腺癌肿瘤微环境调控机制及靶向治疗

                 代谢性疾病与乳腺癌相关风险

                 乳腺癌诊疗与生活质量相关分析

                 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机制及预测

 

主要教育和工作经历:

2000-2005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临床医学五年制

2005-2010 中山大学外科学硕博连读研究生

2010-2014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甲状腺乳腺外科

2014-至今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

2016年   瑞典Karolinska医学院访问学者

 

社会兼职:

中国抗衰老促进会肿瘤营养专业委员会            常委

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肿瘤防治专业委员会          常委

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乳腺病学专业委员会          秘书长

广东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                委员

广东省整形美容协会整形美容外科分会            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乳腺专科医师分会外科学手术学组  委员

美国外科学医师协会(ACS)                   会员

NPG、Wiley、AME、SAGE等系列SCI刊物      审稿人

 

论著:

发表中英文论文30余篇,在乳腺、甲状腺肿瘤和天然物质研究方面进行大量科研工作,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在Clin Cancer Res、Phytotherapy Res、Front Pharmacol、 Life Sci、Molecules、Oncol Rep、J Vasc Surg、Exp Clin Endocrinol Diabetes等SCI期刊发表论文11篇。

近五年代表性论著

AHNAK2 promotes thyroid carcinoma progression by activating the NF-κB pathway. Life Sci. 2021 Dec 1;286:120032.

Breast lesions excised via vacuum-assisted system: could we get any clues for B3 lesions before excision biopsy? BMC Cancer. 2021 May 29;21(1):633.

Single-cell transcriptomic landscape reveals the differences in cell differentiation and immune microenvironment of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between genders. Cell Biosci. 2021 Feb 15;11(1):39.

Ethanol Extract of Brucea javanica Seed Inhibit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by Restraining Autophagy via PI3K/Akt/mTOR Pathway. Front Pharmacol. 2020 Apr 29;11:606.

Proanthocyanidins Should Be a Candidate in the Treatment of Cancer,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nd Lipid Metabolic Disorder. Molecules. 2020 Dec 16;25(24):5971.

Bladder drug mirabegron exacerbates atherosclerosis through activation of brown fat-mediated lipolysis.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19 May 28;116(22):10937-10942.

ACE2 inhibits breast cancer angiogenesis via suppressing the VEGFa/VEGFR2/ERK pathway. J Exp Clin Cancer Res. 2019 Apr 25;38(1):173.

miR-96 and autophagy are involved in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grape seed proanthocyanidins against high-fat-diet-induced dyslipidemia in mice. Phytother Res. 2019 Apr;33(4):1222-1232.

Meta-analysis of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maternal subclinical hypothyroidism and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Int J Gynaecol Obstet. 2019 Mar;144(3):239-247.

Diagnostic value and lymph node metastasis prediction of a custom‑made panel (thyroline) in thyroid cancer. Oncol Rep. 2018 Aug;40(2):659-668.

A Zebrafish Model Discovers a Novel Mechanism of Stromal Fibroblast-Mediated Cancer Metastasis. Clin Cancer Res. 2017 Aug 15;23(16):4769-4779.

 

专著:

主编参编参译专著6本,《普通外科疾病-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案》,《外科学-精编笔记与考研指南》,《血管外科手术图谱》(翻译版),《周围血管介入治疗》(翻译版),《卢瑟福血管外科学》(翻译版),《围手术期病理生理与临床》等。

 

其他主要工作成绩(比如获奖情况):

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级专利两项。

目前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广州市科技厅项目,广东省中医药局,CSCO基金项目10余项。

2021年“健康中国,爱汝有责”全国科普大赛三等奖

2021年 广东省首届健康科普大赛 图文类三等奖

2018年 中国“指尖上的艺术”乳腺癌保乳/重建组(区域赛:三等奖;决赛:优胜奖)

2017年 中国首届C&C甲状腺手术视频大赛获三等奖。

医生照片

各类乳腺疑难病症的诊治。专攻各类乳腺外科手术:保乳整形,乳房重建(假体/皮瓣)修复整形,腔镜下辅助乳腺癌及各类乳腺整形手术,乳腺微创治疗,乳管镜检查等。甲状腺及甲状旁腺常见病及手术。

职称
级别
导师资格
学位/学历
博士学位

普外三科(甲乳甲状腺血管)

手术科室/普外三科(甲乳甲状腺血管)

一、甲状腺外科

  血管、甲状腺外科是在原普通外科的基础上建立于1972年, 为国内较早设立此专科的医院之一。科室现有专科医师(技师)17人。其中教授4人(博士导师3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7人,副主任技师1人,讲师、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1人,技师1人。专科护士14人。专科学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为全国重点学科。本学科是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内分泌乳腺外科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血管外科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广东外科学会血管外科学组组长和中国抗癌协会广东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的所在单位。
  
  我科每年收治住院病人超过1200例,完成手术例数超过1000例。主要治疗范围有:

  1.胸腹主动脉瘤、颈动脉体瘤、 动脉硬化闭塞症(包括腹主动脉、髂动脉、颈动脉、四肢动脉)、急性动脉栓塞,大动脉炎,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下肢静脉曲张,深静脉血栓形成,布-加氏综合症 ,血管损伤,先天性动静脉瘘,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

  2.各种甲状腺和甲状旁腺疾病。

  3.各种乳腺疾病(乳腺癌)。
  
  我科首先引进和改进、并在国内率先开展深静脉瓣膜外修复成形术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和开展腔镜筋膜下交通静脉结扎术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经近200例临床应用,疗效良好。例数与疗效居国内领先地位。将下肢浅静脉曲张手术、深静脉瓣膜手术与腔镜交通静脉结扎手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了下肢静脉返流性疾病的综合性外科治疗体系,治疗水平达国内领先水平。主动脉夹层的腔内介入支架治疗水平达国内先进水平,特别是成功进行了升主动脉腔内置入膜型支架治疗全主动脉夹层,据文献检索,到目前为止,国外仅正式报道1例。此外,对于腹主动脉瘤、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颈动脉体后等血管疾病和甲状腺癌以及乳腺癌的外科治疗或综合性治疗,都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高的水平。甲状旁腺移植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症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水平居国内领先地位,临床治疗水平达世界先进水平。近5年来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近80篇,参加编写专著10部,现正主编"甲状腺外科"专著,陈国锐、王深明教授主编,由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出版。现正担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4项,省部级科研课题8项。2000年,《甲状腺癌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系列研究》获得广东省医药卫生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和2001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Introduce of the department of vacular and thyroid surgery

The department of vacular and thyroid surgery was set up on the basis of general surgery in 1972 in our hospital, which is one of the earliest hospitals to establishing this specialized unit in the whole country .There are recently four professors(three of which are PhD supervisor),seven associate professors, one associate chief technician, three lecturers and senior physicians, one resident, one technician and fourteen specialized nurses. Our specialized academic level has been advanced in the country, and our department is the emphasized subject of the nation. The vice director of endocrinomammary surgery group, the commissioner of the vascular surgery group under China Medical Association, the vice director of breast cancer committee in Guangdong under China Anti-Tumor Association and the chief director of Guangdong vascular surgery group are also in our unit.
  
Every year we treat more than 1200 hospitalized patients and accomplish over 1000 cases of surgeries. The diseases we mainly treat include:
  1.Vascular diseases including aneurysm of thoracic and abdominal aorta,tumor of carotid body, atherosclerotic occlusion(including abdominal aorta, iliac artery, carotid and limb arteries), acute occlusion of artery, aorto-arteritis, primary deep vein insufficiency, varix of lower limb,thrombsis of deep vein, Budd-Chiara Syndrome, congenit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 thromboangiitis obliterans, injury of periperal and abdominal vessel, etc.
  2. Thyroid and parathyroid diseases.
  3. Breast diseases including breast carcer.
  
It is also the first one in our country to carry out the external valvuloplasty of deep venous valve insufficiency in treating primary deep vein insufficiency and endoscopic perforator surgery(SEPS) in venous ulcer of lower limbs. By far 200 cases have been applied, the curative effects are good. The quantity and effect of cases are advanced in the country .We have set up a comprehensive surgical therapeutic system of lower limb's refluxing diseases, which is combined with the operation of varicose superficial veins ,valvuloplasty and SEPS in lower limb. The therapeutic level is preceding in the country .The interventional stent therapy of aorta dissecting aneurysm is also advanced. Particular we have successfully cure a case with dissecting aneurysm of total aorta by placing a membranous stent in the cavity of his ascending aorta, which has been formally reported only once in the world according to bibliographic retrieval. In addition, we have accumulated abundant experience on the surgical and comprehensive therapy of thyroid carcinoma, breast carcer and vascular diseases such as 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internal carotid artery body tumer and abdominal aneurysm.The basic and clinic study of second hypoparathyroid therapy by transplantation is preceding in our country, and its therapeutic level is also advanced in the world. During the last five years, we have published about 80 articles on native core journals and participated in the edition of ten specialized books. Now we are editing in chief with the specialized book-Thyroid Surgery, whose chief editors are Professor Chen Guorui and Wang Shengming.It will be published by The 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 in 2002.We also should the task of four subjects imbursed by National Science Fund and eight subjects imbursed by Medical Department and Guangdong Province Medical Office. The Series study of clinical dignosis and treamnent of thyroid cancer was obtained the third award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ward for Medicine and Drug Health from Guangdong Province in 2000 and the third award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ward for Guangdong


    正高人员::李晓曦、 吕伟明  、李松奇 、马浙夫、林颖

    副高人员:徐向东

二、血管外科

       血管、甲状腺外科是在原普通外科的基础上建立于1972年, 为国内较早设立此专科的医院之一。科室现有专科医师(技师)17人。其中教授4人(博士导师3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7人,副主任技师1人,讲师、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1人,技师1人。专科护士14人。专科学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为全国重点学科。本学科是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内分泌乳腺外科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血管外科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广东外科学会血管外科学组组长和中国抗癌协会广东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的所在单位。
  
       我科每年收治住院病人超过1200例,完成手术例数超过1000例。主要治疗范围有:

       1.胸腹主动脉瘤、颈动脉体瘤、 动脉硬化闭塞症(包括腹主动脉、髂动脉、颈动脉、四肢动脉)、急性动脉栓塞,大动脉炎,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下肢静脉曲张,深静脉血栓形成,布-加氏综合症 ,血管损伤,先天性动静脉瘘,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

       2.各种甲状腺和甲状旁腺疾病。

       3.各种乳腺疾病(乳腺癌)。
  
       我科首先引进和改进、并在国内率先开展深静脉瓣膜外修复成形术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和开展腔镜筋膜下交通静脉结扎术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经近200例临床应用,疗效良好。例数与疗效居国内领先地位。将下肢浅静脉曲张手术、深静脉瓣膜手术与腔镜交通静脉结扎手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了下肢静脉返流性疾病的综合性外科治疗体系,治疗水平达国内领先水平。主动脉夹层的腔内介入支架治疗水平达国内先进水平,特别是成功进行了升主动脉腔内置入膜型支架治疗全主动脉夹层,据文献检索,到目前为止,国外仅正式报道1例。此外,对于腹主动脉瘤、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颈动脉体后等血管疾病和甲状腺癌以及乳腺癌的外科治疗或综合性治疗,都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高的水平。甲状旁腺移植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症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水平居国内领先地位,临床治疗水平达世界先进水平。近5年来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近80篇,参加编写专著10部,现正主编"甲状腺外科"专著,陈国锐、王深明教授主编,由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出版。现正担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4项,省部级科研课题8项。2000年,《甲状腺癌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系列研究》获得广东省医药卫生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和2001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Introduce of the department of vacular and thyroid surgery

The department of vacular and thyroid surgery was set up on the basis of general surgery in 1972 in our hospital, which is one of the earliest hospitals to establishing this specialized unit in the whole country.There are recently four professors(three of which are PhD supervisor),seven associate professors, one associate chief technician, three lecturers and senior physicians, one resident, one technician and fourteen specialized nurses. Our specialized academic level has been advanced in the country, and our department is the emphasized subject of the nation. The vice director of endocrinomammary surgery group, the commissioner of the vascular surgery group under China Medical Association, the vice director of breast cancer committee in Guangdong under China Anti-Tumor Association and the chief director of Guangdong vascular surgery group are also in our unit.
  

Every year we treat more than 1200 hospitalized patients and accomplish over 1000 cases of surgeries. The diseases we mainly treat include:

1.Vascular diseases including aneurysm of thoracic and abdominal aorta,tumor of carotid body, atherosclerotic occlusion(including abdominal aorta, iliac artery, carotid and limb arteries), acute occlusion of artery, aorto-arteritis, primary deep vein insufficiency, varix of lower limb,thrombsis of deep vein, Budd-Chiara Syndrome, congenit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 thromboangiitis obliterans, injury of periperal and abdominal vessel, etc.

2. Thyroid and parathyroid diseases.

3. Breast diseases including breast carcer.
  
  It is also the first one in our country to carry out the external valvuloplasty of deep venous valve insufficiency in treating primary deep vein insufficiency and endoscopic perforator surgery(SEPS) in venous ulcer of lower limbs. By far 200 cases have been applied, the curative effects are good. The quantity and effect of cases are advanced in the country .We have set up a comprehensive surgical therapeutic system of lower limb's refluxing diseases, which is combined with the operation of varicose superficial veins ,valvuloplasty and SEPS in lower limb. The therapeutic level is preceding in the country .The interventional stent therapy of aorta dissecting aneurysm is also advanced. Particular we have successfully cure a case with dissecting aneurysm of total aorta by placing a membranous stent in the cavity of his ascending aorta, which has been formally reported only once in the world according to bibliographic retrieval. In addition, we have accumulated abundant experience on the surgical and comprehensive therapy of thyroid carcinoma, breast carcer and vascular diseases such as 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internal carotid artery body tumer and abdominal aneurysm.The basic and clinic study of second hypoparathyroid therapy by transplantation is preceding in our country, and its therapeutic level is also advanced in the world. During the last five years, we have published about 80 articles on native core journals and participated in the edition of ten specialized books. Now we are editing in chief with the specialized book-Thyroid Surgery, whose chief editors are Professor Chen Guorui and Wang Shengming.It will be published by The 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 in 2002.We also should the task of four subjects imbursed by National Science Fund and eight subjects imbursed by Medical Department and Guangdong Province Medical Office. The Series study of clinical dignosis and treamnent of thyroid cancer was obtained the third award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ward for Medicine and Drug Health from Guangdong Province in 2000 and the third award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ward for Guangdong

 

       正高人员: 

       王深明  、王劲松   常光其 

       副高人员 :

       殷恒讳、朱易凡

封面图
Panelizer
使用名为“default”的默认值
科室所属
组织

龚凤球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副主任、手术麻醉中心科护长、南沙院区消毒供应中心执行主任,主任护理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山大学护理学院菁英导师、广东省护理学会手术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擅长临床护理教学培训管理、手术麻醉护理、临床护理与管理。

医生照片
所属科室
出诊安排
下午
关闭
上午
关闭
上午
关闭
上午
关闭
上午
关闭
上午
关闭
上午
关闭
上午
关闭
下午
关闭
下午
关闭
下午
关闭
下午
关闭
下午
关闭
下午
关闭
出诊类型
出诊类型
出诊类型
出诊类型
出诊类型
出诊类型
出诊类型
下午出诊类型
下午出诊类型
下午出诊类型
下午出诊类型
下午出诊类型
下午出诊类型
下午出诊类型

龙健婷

医疗特长:

擅长乳腺癌、头颈肿瘤、肺癌、消化道肿瘤等实体肿瘤的诊断和全程管理,尤其在如何利用现有治疗手段进行排兵布阵方面具有丰富经验,致力于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全身治疗方案,开发以分子靶向精准治疗和免疫治疗为主的肿瘤综合治疗。目前是中山一院乳腺、头颈肿瘤多学科诊疗团队以及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管理多学科协作组骨干成员,承担多项国内多中心临床试验,对多重癌、恶性肿瘤合并基础疾病等复杂情况下的综合施治具有丰富经验。

 

研究方向:小分子药物靶向干预肿瘤细胞凋亡关键通路、细胞免疫治疗、肿瘤抗血管生成治疗、肿瘤免疫微环境监测和重塑。

 

主要教育和工作经历:

1997.09-2002.06  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 学士

2002.07-2010.12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乳腺外科 硕博连读

2005.07-2010.06 留学于美国密歇根大学医学院癌症中心

2011.07-2014.12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肿瘤科 住院医师;

2015.01-2016.12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肿瘤科 主治医师;

2017.01-至今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肿瘤科 副主任医师


社会兼职:兼任细胞免疫治疗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委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常委、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胰腺疾病专委会副主委、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乳腺病学专委会常委。

 

论著: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广州市科技计划1项。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0余篇,单篇最高IF 17分。

(1) Long J, Jiang C, Liu B, Dai Q, Hua R, Chen C, Zhang B, Li H. Maintenance of stemness by miR-589-5p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s promotes chemoresistance via STAT3 signaling. Cancer Lett. 2018; 423:113-26. (IF: 7.36)

 (2) Jiang C, Long J, Liu B, Xu M, Wang W, Xie X, Wang X, Kuang M. miR-500a-3p promotes cancer stem cells properties via STAT3 pathway in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J Exp Clin Cancer Res. 2017; 36(1):99. (IF: 7.068)

(3)Xie B,  Liu Y,  Zhao Z,  Liu Q,  Wang X,  Xie Y,  Liu Y,  Liu Y,  Yang Y,  Long J,  Dai Q,  Li H. MYB Proto-oncogene-like 1-TWIST1 Axis Promotes Growth and Metastasi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s. Mol Ther Oncolytics 2020 Sep 25;18. (IF: 4.115)

    (4) Long J, Parkin B, Ouillette P, Bixby D, Shedden K, Erba H, Wang S, Malek SN. Multiple distinct molecular mechanisms influence sensitivity and resistance to MDM2 inhibitors in adult acute myelogenous leukemia. Blood. 2010;116(1):71-80. (IF: 17.534)

 

专著:参编一部外科学教辅材料、参编《中国临床用药手册》

医生照片
所属科室

擅长乳腺癌、头颈肿瘤、肺癌、消化道肿瘤等实体肿瘤的诊断和全程管理,尤其在如何利用现有治疗手段进行排兵布阵方面具有丰富经验,致力于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全身治疗方案,开发以分子靶向精准治疗和免疫治疗为主的肿瘤综合治疗。目前是中山一院乳腺、头颈肿瘤多学科诊疗团队以及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管理多学科协作组骨干成员,承担多项国内多中心临床试验,对多重癌、恶性肿瘤合并基础疾病等复杂情况下的综合施治具有丰富经验。

职称
级别
导师资格
学位/学历
博士

罗俊航

研究方向: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及泌尿系统肿瘤的精准诊疗。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肾癌精准医学重点专项首席专家,牵头组织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等全国各大区域多中心的肾癌精准诊疗研究。入选中组部“国家万人计划”;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首批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教育部高校科研成果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奖项。

 

主要教育和工作经历:

      本科、硕士、博士毕业于中山大学(原中山医科大学);

      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泌尿外科访问学者(2013年-2015年)。

 

社会兼职: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肾癌研究协作组副组长;

      中国抗癌协会首届青年理事会副理事长;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精准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泌尿生殖系肿瘤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机器人外科学分会常务委员。

 

论著:

      泌尿系肿瘤精准诊疗研究成果刊登在《柳叶刀·肿瘤》(The Lancet Oncology)、《柳叶刀·数字健康》(The Lancet Digital Health)、《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英国癌症杂志》(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世界泌尿外科杂志》(World Journal ofUrology)、《泌尿外科》(Urology)等国际著名专业期刊,单篇最高影响因子41.6。研究成果被国际权威临床指南一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肾癌指南及欧洲泌尿外科学会(EAU, European Association of Urology)指南所采纳。

 

专著:

      参与编写《吴阶平泌尿外科学》、《膀胱癌》、《泌尿外科疾病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案》等学术专著;作为第一执笔专家编写前列腺癌化疗的中国专家共识;参与编写成教版第四版《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等全国统编教材。

 

其他主要工作成绩:

      广东省“特支计划”科技领军人才;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工程省级培养对象;

      中山大学优秀青年教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杰出青年人才培养对象;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五个五”工程项目负责人(泌尿系统肿瘤的精准诊疗)。

医生照片
所属科室

擅长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治疗肾肿瘤(肾癌、肾错构瘤、复杂性肾囊肿、肾盂癌和输尿管癌)、前列腺癌、膀胱癌、肾上腺巨大复杂肿瘤等泌尿系统肿瘤。擅长巨大复杂肾肿瘤的切瘤保肾手术,最大限度保护肾功能。擅长晚期肾癌、肾盂输尿管癌、前列腺癌、膀胱癌的综合治疗。

级别
导师资格
学位/学历
研究生/博士

孙保国

医疗特长:擅长“脾胃论”统御中西药综合防治和促进下列疾病的康复:①肝胆、消化、呼吸系统恶性肿瘤;②脂肪性肝炎、病毒性肝炎、中晚期肝硬化、胆囊疾病等。③代谢性疾病尤其是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及相关并发症。④急慢性眩晕、头痛、失眠。

 

研究方向:恶性肿瘤、慢性肝病、眩晕、失眠、代谢综合征的中医病因病机、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

 

主要教育和工作经历:山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学士,中山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硕士、博士,美国耶鲁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广东省名中医学术继承人。2007年至今于中山一医院从事病房和门诊中医医疗、临床研究和教学工作。

 

社会兼职: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秘书,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综合医院工作委员会秘书,中国中西医结合医师协会综合医院委员会委员。

 

论著:发表论著60余篇,SCI收录20余篇。

 

专著:参编3部。

 

其他主要工作成绩(比如获奖情况):

医生照片
所属科室

擅长“脾胃论”统御中西药综合防治和促进下列疾病的康复:①肝胆、消化、呼吸系统恶性肿瘤;②脂肪性肝炎、病毒性肝炎、中晚期肝硬化、胆囊疾病等。③代谢性疾病尤其是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及相关并发症。④急慢性眩晕、头痛、失眠。

级别
导师资格
学位/学历
博士

普外二科(肝胆胰)

手术科室/普外二科(肝胆胰)

一、肝外科

科室基本情况:

  普通外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肝胆外科是其中重要的一个分支。现有医生21人,博士导师4人、硕士导师5人,教授5人,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4人。讲师、主治医师3人,其中获得硕士学位19人,博士18人。每年收治病人接近1500人,手术例数达一千多例。床位使用率达128.1%,病床周转次数36.4,出院病人平均住院日14.9天抢救危重病次数42,抢救成功率达99%左右。

 

临床工作:

  主要收治肝胆胰脾外科疾病病人,包括肝脏、胆道、胰腺、脾脏的良性和恶性肿瘤。主要有原发性肝癌、胆管癌、胰腺癌、胆囊癌、肝内外胆管结石、胆囊结石、胰腺良性肿瘤、门脉高压症、阑尾炎、腹外疝等等。主要开展的临床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肝细胞肝癌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

  2.肝细胞癌精准治愈性治疗技术的探索与评价

  3.索拉菲尼联合S-1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及机制探讨

  4.肝癌微波消融后起免疫增强作用肿瘤抗原的筛选及功能分析

  5.计算机三维图像技术对原发性肝癌进行精准肝切除

  6.预测索拉非尼治疗肝癌疗效的分子生物学标志物的探索

  7.S-1联合索拉菲尼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及机制探讨

  8.微波+射频联合治疗小肝癌的临床研究

  9.外周血调节性T淋巴细胞影响肝癌消融后抗肿瘤免疫反应的临床研究

  10.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分析

 

科学研究:

  近5年,我科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2项,广东省科技计划厅基金共3项。每年在国内外各级杂志上发表论文约40篇,其中SCI收录论文近20篇;主编专著1-2部。近3年来主要开展的科研项目有:清除Gr1+CD11b+髓源性抑制细胞联合微波消融瘤内注射免疫微球减少肝癌消融术后复发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 Mir-200在肝星形细胞促进肝硬化肝癌发生发展中的抑制作用和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

  2. 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在胆道恶性肿瘤中的表达规律及调控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

  3. Elmo1-Nck 的相互作用在肝细胞癌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4. 血清循环miRNA表达谱用于早期肝癌诊断和复发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5. 抑制Treg联合微波消融瘤内注射免疫微球的抗肝癌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6. 腺相关病毒载体介导miR-338-3p治疗HBV相关肝癌的实验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7. CFTR调控MUCs表达在肝内胆管结石形成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8. Wnt通路激活与调控及其关键因子甲基化在肝门部胆管癌中的作用及意义(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启动项目)

  9. Sorafenib增强GM-CSFGPC3 DNA疫苗抗肝癌免疫的研究(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10. 组织因子超微载体SiRNA肝靶向治疗肝细胞癌的体内外实验研究(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11. "DNA甲基化在胆管癌侧群细胞成瘤中的作用及机制探讨(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12. 预测索拉非尼治疗肝癌疗效的分子生物学标志物的探索(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启动基金)

  13. 调节性T细胞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和机制的研究(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14. 抑制调节性T细胞联合微波消融原位疫苗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15. 原发性肝癌消融术后外周血淋巴细胞调变及功能分析(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

  16. 微波消融联合原位疫苗治疗肝癌的临床研究(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

  17. FoxP3/GPC3-DNA疫苗治疗肝细胞癌的研究(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    

  18. 下调FAK抑制肝癌细胞的侵袭(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

  19. 利用液相芯片技术建立早期诊断肝癌及其转移复发的miRNA表达谱(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

  20. 外周血调节性T淋巴细胞影响肝癌消融后抗肿瘤免疫反应的临床研究(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

  21. 微波消融联合原位疫苗治疗肝癌的临床研究(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                

 

人才培养:

  每年招收博士生3-5人,硕士生5-7人。现读博士研究生8人、硕士研究生9人。每年接收进修医生15-20名。还有本科学生的英文班、中文班大课,本科班见习课等教学任务,是实习医生的外科实习主要基地之一

  正高人员:匡铭、彭宝岗、李绍强、何强、周奇

  副高人员:黎东明、沈顺利、胡文杰、华赟鹏

二、胆胰外科

科室基本情况:

       胆胰外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普通外科的重要亚专科,床位44张,每年收治胰腺良恶性疾病、胆道良恶性疾病、脾脏及肝脏良恶性疾病病人1200余例,开展各种开腹、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肝胆胰手术,包括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体尾切除术、胰腺中段切除术、全胰腺切除术、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胆囊癌根治术、肝胆管结石手术、各种复杂肝切除术等手术约1000例。现有医生13人,包括教授3人、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5人、主治医师3人。博士导师2人、硕士导师6人。具体如下:

       学科带头人:梁力建

       科室主任:殷晓煜

       副 主 任:赖佳明

       正高人员:殷晓煜、梁力建、赖佳明、汪谦、郑朝旭

       副高人员:陈流华、陈东、张昆松、黄力、陈伟

       主治医师:蔡建鹏、余俊峰、彭洪

 

医疗特色

       对胆道、胰腺、肝脏、脾脏各种外科疾病、疑难复杂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具有丰富经验,包括胆管癌、胰腺癌、胆囊癌、肝癌、肝内外胆管结石、胆总管囊肿、重症胰腺炎等。常规开展联合血管切除重建胰的十二指肠切除术、联合血管切除重建的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胆囊癌扩大根治术、中肝叶切除、扩大左/右半肝切除术等复杂手术。擅长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手术、腹腔镜手术,包括达芬奇机器人(或腹腔镜)辅助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腺中段切除术、保留脾脏远端胰腺切除术、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扩大左/右半肝切除、中肝叶切除术等。目前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肝胆胰手术处于国内先进、华南地区领先地位。

 

科研情况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胰腺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探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与基础研究、胆管癌与胆囊癌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肝癌的临床与基础研究等。近年来,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5项。已在“Cancer Letters”、“Cancer”、“Br J Surg”、“Ann Surg Oncol”、”HPB (Oxford)”、”Cancer Communications”、”Chin J Cancer”、“Pancreas”、”Chemotherapy & Pharmacology”、” Digestive Disease & Science”等SCI杂志、及“中华外科杂志”、”中华消化外科杂志”、“中华肝胆外科杂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等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多篇,其中SCI论文近30篇;主编专著2部。(详见各位科室人员的简介)

(一)、主要基金:

       1. LINC00460在EYA4抑制胰腺癌生长中的作用及机制(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殷晓煜)

       2. c-jun在sorafenib诱导肝细胞癌自噬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2014年度国家自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陈东)

       3. EYA4基因抑制肝细胞癌生长的分子机制探讨(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殷晓煜)

       4. ZEB1-miR-300-FAK通路在肝癌上皮-间质转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汪谦)

       5.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在胆道恶性肿瘤中的表达规律及调控机制研究(201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负责人:黄力)

       6. 血清循环miRNA表达谱用于早期肝癌诊断和复发的研究(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汪谦)

       7. 腺相关病毒载体介导miR-338-3p治疗HBV相关肝癌的实验研究(201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负责人:汪谦)

 

教学工作

       是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的主要教学基地之一。每年招收临床博士后、博士生及硕士生多人,现在读博士研究生6人、硕士研究生7人。每年接收进修医生15-20名。承担中山大学本科学生的英文班、中文班大课授课,以及五年制和八年制学生见习、实习等教学任务。

 

人才培养及学术任职:

       胆胰外科重视学术梯队建设,充分发挥上级医师传帮带的作用,具有良好的学术氛围。同时,注重对外学术与临床交流,近半数医生在美国、日本等国家进修培训。目前多人在国内学会担任重要职务,殷晓煜主任担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学组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胆道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胰腺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委、外科医师分会胆道医师专业委员会常委、机器人外科医师分会全国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数字医学临床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术后快速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委、智能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国际肝胆胰协会中国分会胆道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胆道肿瘤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等。

封面图
Panelizer
使用名为“default”的默认值
科室所属
组织

神经外科

外科/神经外科

科室基本情况:

  神经外科始建于1958年,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已初具规模,是硕士、博士授予点及临床博士后流动站。拥有病床数88张,其中专科ICU床位8张。医护人员60余名,医生23名,其中教授等正高5名、副教授13名,博士生导师5名、硕士生导师6名。目前在在读博士生7名、硕士生8名,留学生1名。在临床、教学和科研等方面,我科在广东省乃至华南地区神经外科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为中国垂体腺瘤协作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广东省神经外科分会主任委员和中国医师协会广东省神经外科分会主任委员所在单位。现有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1名、中华神经外科学会血管内治疗学组委员1名、中国垂体腺瘤协作组副组长1名、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1名、中国医师协会脊髓脊柱专家委员会委员、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委员等委员多名。

临床工作:

  科室自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在国内较早地开展颅脑肿瘤的手术治疗,八十年代中期开展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并成为科室手术常规,目前年手术量近1700台。在垂体腺瘤、脑血管病、颅底肿瘤、脊髓疾病、先天性颅脑疾病和重型颅脑外伤等的高水平诊断和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在脑血管病的血管内介入和显微手术治疗,巨大难治垂体腺瘤、颅底肿瘤、听神经瘤、脑干及深部中线肿瘤等复杂性颅内肿瘤及复杂性脊髓疾病的显微手术等方面达到或接近国内领先水平,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我科现已拥有成套的国际先进水平的神经外科显微手术设备和器械,如 Zeiss OPMI Pentero 、ZeissNC4型等自动调焦平衡架手术显微镜4台、BrainLAB神经外科导航系统、神经内镜、术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多功能神经电生理监测仪、CUSA、多功能神经外科专用床3台、Mayfield头架6个、高速气动磨钻及冲水双极电凝等设备。目前正投入6000万元订购术中磁共振成像系统和两台高端手术显微镜等世界先进设备。

科学研究:

  科室在脑血管病、垂体腺瘤、颅内肿瘤、脊髓髓内病变和功能神经外科等多个神经外科热点、难点领域进行长期和较深入的研究,并取得显著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即《血管内治疗脑血管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脑血管病的防治、外科治疗和临床基础实验研究》和《垂体腺瘤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即《复杂性、难治性颈动脉海绵窦瘘血管栓塞技术》和《垂体微腺瘤立体定位法与经蝶窦显微手术技巧》。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和广东省产学研重点项目等多项,总经费近1000万。发表SCI收录的专业核心期刊发表论著200余篇。垂体肿瘤研究实验室为广东省医学重点实验。参编《胶质瘤》、《现代外科学》、《颅内肿瘤诊治精要》等专著10部; 2001年11月我科成功地进行了中国首例、世界第36例D型连头婴分离术并获成功,受到国内外同行和媒体的广泛关注。

 

人才培养:

  科室常重视人才培养以及梯队建设工作,第二梯队人才在神经外科9个亚专业之间定期轮转,不断提高临床技能;科研方面,科室与中山大学基础医学平台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在胶质瘤、垂体腺瘤、血管病和其他各神经外科研究领域进行与临床紧密结合的科学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开展了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之间的合作,定期派人到上述地区交流学习,全面提高我科人员的综合素质,力求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的临床、科研队伍。

 

 

  正高人员:黄正松、王海军、黄权、  刘金龙、夏之柏、石忠松、林佳平

  副高人员:何东升、齐铁伟、余振华、杨超、陈昆、柯春龙、吴新建、金华伟 、张弩、毛志钢、杨李轩

封面图
关联组织
Panelizer
使用名为“default”的默认值
组织

烧伤整形美容外科

外科/烧伤整形美容外科

一、烧伤外科

科室基本情况: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烧伤科是广东省最早开展烧伤治疗的科室,是烧伤硕士 和 博士研究生招收单位,我科是前任广东省烧伤学会主任委员,现任名誉主委及副主委,全国烧伤学会常委和委员以及中国医师协会烧伤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师协会烧伤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烧伤科是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广东省“五个一”工程重点专科。曾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 , 二等奖各 1 次,参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军队科技进步奖 3 项,军队医疗成果奖 1 项,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2 次、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1 次、广东省卫生厅和高教厅科技进步二等奖 1 次, 广东省丁颖科技奖 1 次。近年连续获医院授予最佳医疗质量奖、最佳医疗服务奖,医院 SCI 论文发表三等奖。 目前,本学科有医疗、教学、科研人员 9 人,其中教授主任医师 5人,副高职称 2 人,中级职称 2人,有博士学位 7 人,博士生导师 5 人,硕士生导师 6 人。在读博士研究生 6 人,在读硕士生 4 人。科室领导人年富力强,学术梯队力量进一步壮大,整个学术队伍结构合理,是我国这一学科领域中年轻而富于朝气的队伍,已形成富有特色的主要研究方向。 1986 年成为烧伤硕士点, 1999 年被确定为烧伤博士点。 

 

临床工作:

  我院烧伤救治工作在国内开展较早, 1958 年即开始在外科建立烧伤病区,由老一辈的外科专家兼顾,为烧伤专业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70 年由利天增 医师等受命筹建烧伤科,在利教授的带领和全科人的共同努力下,在黎鳌院士,盛志勇院士, 史济湘 教授等国内老一辈烧伤专家的帮助和支持下 ,我们广泛而深入地开展了烧伤学科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摸索出一套适宜于南方天气治疗烧伤的独特方法,治愈了大量严重的烧伤病人,其中烧伤面积达 100 %、Ⅲ度达96 %伴严重吸入性损伤的何伟庭为当时的世界记录。在大面积严重烧伤,电击伤,热压伤,各种原因化学烧伤,放射性损伤以及慢性溃疡创面,褥疮等治疗中积累了丰富 的临床经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现代烧伤治疗技术已在我科广泛应用,如大面积切痂微粒植皮,各种皮瓣修复深度烧伤创面,皮肤扩张器的应用,血液透析治疗,各种严重烧伤并发症的治疗等。

 

教学与科学研究:

  烧伤专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建科以来我们培养了大批来自全国的进修医生、护士,应邀到基层医院讲学,指导救治大面积及危重烧伤病人,帮助县、市、工矿等基层医院建立烧伤专科。自 1984 年以来多次出访香港大学医学院玛丽医院、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香港伊丽莎白医院、玛嘉烈医院、博爱医院、东华医院。多人次到美国、英国、意大利、德国、法国、澳大利亚、日本,泰国,新加坡、南斯拉夫等国参加学术会议。多次接待了来自香港大学医学院玛丽医院、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威尔士亲王医院等专家教授,多次接待了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德国、瑞典、瑞士、巴西、新西兰,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交流。科室成员多次承担各层次的科研项目。其中包括两期 “ 973” 课题的分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次获得省市级课题, 2005 年获省科技重点攻关项目。 1990 年以来我科重点开展对促进创面愈合及瘢痕形成机制和防治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在国内该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一). 近年所承担课题节选:

 1.利天增:

1). 增生性瘢痕形成机制及防治的研究。广东省联合重点攻关项目。14万, 1998 

2).荷负电气溶胶促进烧伤创面愈合的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研究,横横向课题,10.0万,2002~2005,

3)。 诱导表皮干细胞向皮肤附属器定向分化的相关调控机制研究,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 2004-2007  1万元

2.刘旭盛:

1).973课题 01课题分题:内源性保护反应减轻严重创伤早期缺血缺氧损害的相关基础研究 (2005~2008)66万

2). “973”课题: 05课题分题之:创伤修复“失控”发生机制的研究之: 放射性损伤与血管内皮细胞的增生,转化及调控的研究(1999—2001)  9万

3). “973”课题: 创伤修复“失控”发生机制的研究: M φ与血管内皮细胞的增生、转化及调控与创面修复的关系;万 “ 973” 课题分题: (2001-2004). 10万;

4). 通过同源盒基因 B2 调控血管内皮细胞成血管作用研究;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  2007 ;3万

5).刘旭盛牵头代表烧伤科参与2012年国家卫生部行业科研专项项目:“严重烧伤早期关键救治技术的转化与应用”(2012~2014),总经费53万;

任务单元一:“100例烧伤患者的病例数据库和预防急救知识普及与技术推广网络的建立”

任务单元五:“严重烧伤早期营养支持与代谢调理综合方案的制定和推广应用”以及

任务单元六:“严重烧伤早期创面修复的综合方案制定和推广应用”。

3. 祁少海  

1.《Akt-Smad信号轴在压力治疗增生性瘢痕中的作用机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2013-2017  项目资助70万元  项目负责人 

2. 《毛乳头细胞与皮肤源祖细胞复合不对称真皮支架修复去神经创面》 广东省科技厅 2010-2012 项目资助3万元 项目负责人 在研

3. 《毛乳头细胞、皮肤真皮多能干细胞复合移植修复颌面部放射性缺损》广东省科技厅 2008-2010 资助经费3万元 项目负责人 已结题

4.  《皮肤源祖细胞促进组织工程皮肤血管化及神经化研究》广州市科技局  2006~2008资助经费10万元 项目负责人 

5.  《器官型组织工程皮肤的构建和临床研究》广东省科技厅 2005-2007资助经费8万元 项目负责人 已结题

6.  《应用表皮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皮肤的研究》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2003~2005资助经费5万元 项目负责人已结题

7.  《烧伤创面愈合过程中表皮干细胞行为特性的研究》广东省医学科学基金 2003~2004资助经费0.5万元 项目负责人. 

4.朱家源:

1). 复合蜂蜜和表皮生长因子纳米胶束海藻酸钠生物膜的开发研究(2005A30201006),广东省重点攻关课题, 20万,2005-2008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Wnt/Notch信号通路网在瘢痕疙瘩中的研究 (81272096)70万 2012年

3)。Ⅰ,Ⅲ型前胶原基因反义核酸阻断胶原合成抑制增生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770842)1997-2000年,已结题。

4). 靶向GSK-3β介导Wnt/Notch串话在瘢痕疙瘩源性干细胞中的研究,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博导类) (20110171110064),2012-2014年

5). 人IGF-1修饰内皮细胞对糖尿病溃疡的修复作用,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8151008901000082),2009-2011年。

5.谢举临:

1).微环境对MSC成体干细胞体外恶性分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广东省自然基金资助(博士启动)2006-2008 ;3万

2).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 TGF-β1诱导人皮肤干细胞转分化对增生性瘢痕形成的影响及BMP-7的干扰作用;(2009.06~2011.06)8万;

3).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 Jagged1介导Wnt和Notch信号的对话调控皮肤干细胞对创面愈合的影响机制 32万。2010年

4).诱导人表皮干细胞定向分化为皮肤附属器的研究。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2004年。第一申请人。

5).  应用表皮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皮肤的研究。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03年。第二申请人。

6).  器官型组织工程皮肤的研制。广东省社会发展重点攻关项目基金。2004年。第二申请人。

6. 徐盈斌:

1). 皮肤源祖细胞复合明胶∕透明质酸盐交联海绵促进创面愈合神经再生;  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5万, 2008.11 ,

2). 干细胞复合不对称真皮支架构建器官型组织工程皮肤,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3.0万,2008-2010;

3). GM-CSF通过调节血管生成促进创面愈合的机制,横向课题,2.0万,2011-2012;

4).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促进烧伤创面愈合的临床应用观察,横向课题,3.0万,2008~2009;

5).人真皮多能干细胞的分离鉴定及其促进创面修复的作用研究,广东省卫生厅基金,1.0万,2005~2007;

6).乌司他丁对烧伤患者脏器功能保护的临床观察,横向课题,1.0万,2004。

7. 唐冰:

1).瘢痕疙瘩中 TIEG1 对 Smad7 转录调控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0973128),23万; 2010~2012

2).瘢痕疙瘩中TIEG1对Smad7的转录调控.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07001657),2007-2010年,已结题。

3). 沉默TIEG1治疗瘢痕疙瘩的研究.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B2007042).2008-2009年,已结题。

8.唐锦明  

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项目:封闭式负压引流结合细胞培养基滴注促进缺血创面修复的机理(2011.01~2013.12)20万

三). 科研成果:

1.  1992年7月参与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细胞因素在烟雾吸入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实验治疗

2.  1997年9月参与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烧伤早期脏器损害及血管内皮细胞在其发病中的关键作用

3.  2001年1月 参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血管内皮细胞在烧伤早期脏器损害发病中作用的研究

4.  2001年10月 参与 获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1项:严重烧伤早期损害的救治研究

5. 2002年2月参与获军队医疗成果贰等奖1项: 严重烧伤病人营养代谢与特殊原因烧伤临床护理的研究

6.2005年参与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烧伤救治新技术研究

7. 2009年12月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利用皮肤

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皮肤研究。

8. 2004年10月获得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烧伤增生性瘢痕形成机制及防治研究。

9. 2005年12月获得广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烧伤增生性瘢痕形成机制及防治的系列研究。                                       

10. 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成员。2010年。

11. 国家级精品课程,外科学,2009年。

12. 创建外科多媒体组合教学的研究.第五届广东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

13. CAI在外科教学中的初步应用.中山医科大学2000年教学成果一等奖.

14.&n

二、整形外科

科室基本情况

       人员: 教授(主任医师)3名

       副教授(副主任医师)2名(博士生、硕士毕业各1名)

       主治医生1名(硕士研究生毕业)

       本科毕业住院医生1名

       招收硕士研究生5名;7年制临床硕士生1名、攻读硕士学位1名、硕士导师3名
  
学术地位

       中华医学会第六届全国整形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整形外科学会主任委员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副主编、常务编委,拥有广东省最早开展整形外科手术的元老,国内外知名度很高的于国中教授和一批国内外有一定知名度的中青年专家。
  
医疗

       广东省最早开展和最先应用显微技术予整形修复和医学美容手术的专科之一,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

       五十余年来,精研擅专的诊治范围:耳、鼻、口、手、足及肢体的先天性畸形、缺损,烧伤、创伤造成的缺损及疤痕性畸形、功能障碍的整复、再造。疤痕性脱发、眉缺损的修复、再造。双眼睑重建、眼袋修整。隆鼻、隆胸(隆乳、乳房再造),乳头畸形修复、巨大乳房缩小,乳房松弛下垂矫治重朔。腹部、躯干抽脂朔身,两性畸形矫治等。

       对痉挛性脑瘫、面神经瘫。各种神经损伤及淋巴管疾病、血管瘤、体表肿瘤巨大黑痣等均能进行精细整复。此外,对损伤、创伤、放疗损伤及糖尿病等引起的慢性顽固性溃疡,也有丰富的治疗经验。
  
科研奖

       1、苏爱云等主持制作的CAI软件(烧伤和冷伤)获广东省 高教厅98年优秀多媒体软件二等奖。

       2、程钢参与《前瞻性SPR治疗痉挛性脑瘫研究》获省卫生厅1998科技成果三等奖。

       3、程钢参与《SC及SC相关蛋白的系列研究》获广东省科委1999年科技成果三等奖。
  
专著

       1、苏爱云 副主编《中国基层名医临证精华》,1997年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苏爱云 主编《烧伤与冷伤》,卫生部CAI软件2001年5月10日,人民卫生出版社。

       3、苏爱云 参编(现代临床思维培养)2003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

封面图
Panelizer
使用名为“default”的默认值
科室所属
组织
订阅